面对我国新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趋势和新能源类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数智赋能的发展要求,武威职业学院光伏工程技术专业国家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以发展为导向,以建成一支师德师风高尚、教改成效显著、教学效果突出、创新成果丰硕、业内都认可、国际可交流的国家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为目标,构建了“1348”(紧抓师德师风一个中心,实施培训、项目、服务三维赋能,打造团队建设四类平台,聚焦八项任务)分阶分类持续发展型团队建设模式,推动团队建设有力有序有效开展。紧抓一个中心“铸魂赋能”领航武威职业学院光伏工程技术专业国家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以师德师风建设为中心,依托省级标准化先进党支部、省级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建设基础,深化“党建+团队”融合创新机制,实施党建品牌创建行动,系统推进“铸魂赋能”师德养成工程。以“卓苦为刃、敢为人先”为精神内核打造特色文化体系,依托“‘当代愚公’精神”“四个自信”“‘两山’理念”“‘双碳’目标”4个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厚植奉献精神、涵养进取品格。建立“三维素养提升计划”,常态化开展师德讲堂、课程思政示范课等主题活动,实现团队整体素质的提升与优化。通过“党建引领—文化浸润—机制保障”“三位一体”的师德师风建设机制,全面领航教学创新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实施三维赋能提升驱动能力团队实施培训、项目、服务三维赋能,以教师能力提升为主线,系统构建“国培示范引领—省培专项强化—校本精准赋能—国际交流拓维”“四位一体”的教师培训体系,贯通“需求诊断—计划定制—实施监控—效能评估”全链条培养闭环。依托培训成果转化,实施“项目驱动+竞赛锤炼”双轨并进策略,通过教学竞赛、课程建设、教科研项目攻关三维联动,形成“训赛融合—研教互促—成果产出”的螺旋式能力提升机制。深度融合校企资源,借助科技专员与市级科技特派员平台优势,搭建“兼职锻炼—技能培训—技术研发—科普服务”***实践载体,构建全链条社会服务生态。通过贯通“三维赋能”成长路径,全面提升教师教学创新、技术研发与团队协作能力,打造高水平结构化教学团队。打造四类平台筑牢发展阶梯团队以省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名师工作室、教师培训基地为核心载体,搭建“教学—科研—实践”一体化发展平台,引导教师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提升。构建了以省级示范性(新能源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主的产教融合类平台,开展校企协同育人,促进产教融合发展。加入全国职业学校教师创新发展联盟高端装备领域共同体、全国新能源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开展人培方案共研、教学资源共建等系列工作。依托武威市新能源装备重点实验室、市域产教联合体,建成“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社会培训”“三位一体”服务平台,积极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提升团队教师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专业技术能力。通过搭建“教师发展、校企合作、院校协同、区域合作”四类教师成长平台,筑好团队发展阶梯。聚焦八项任务开展有序建设团队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构建了“党委统筹—专班推进—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和团队结构动态优化机制,配套涵盖团队管理、质量监测、实践标准、分层培养、绩效考核“五位一体”制度体系,年均投入200万元专项资金,确保任务高效落地。通过实施素养提升、三维赋能、平台筑基、赛教融合、一体化协同创新、政产学研用协同服务等立体化建设举措,系统推进结构优化、教学能力提升、课程建设、模块化教学、科研创新、技术服务、社会培训、国际交流八项核心建设任务。团队自立项建设以来,创建高职专业目录外新专业2个,牵头制定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专业简介)3项,建成国家在线精品课程1门,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1项,获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2人,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1人,指导学生获得2025年“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石家庄未来技术技能国际挑战赛一等奖,立项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1项、甘肃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2项,师生在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等省级竞赛中获奖22项,在创新创业类竞赛中获奖8项,编写出版教材5部,发表省级及以上学术论文12篇,承接横向技术服务、社会培训项目20余项,经费到款额350余万元。通过机制创新驱动立体化建设,实现教学科研服务***突破,赋能团队高质量发展。创新共建模式提供“武职方案”团队自立项建设以来,充分发挥武威职业学院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联合办学优势,积极探索学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共建教学团队新模式,将团队建设与学院重点工作同规划、同部署,构建科研院所与高校联合培养人才新体制,创新实施协同育人模式,服务国家“双碳”目标实现和“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重大项目建设及相关产业成果落地。深度整合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前沿科研成果与区域内新能源行业企业资源,深化一体化办学模式,构建“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横向融通、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纵向贯通”的一体化发展办学格局,打造“学历教育、职工培训、技能鉴定”的“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服务新能源行业技能人才终身培养,形成“科教反哺教学、产教驱动创新”的团队建设模式,为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培养高级技术职称能人才、服务国家战略和新兴产业技术落地提供“武职方案”。武威职业学院光伏工程技术专业国家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始终秉持“服务国家战略、赋能产业升级、引领职教改革”使命担当,以“1348”建设模式为统领,团队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面向未来,团队将以“双碳”目标为指引,持续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和数智赋能,创新“AI+职教”智慧教学模式,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生态,推进氢能、核能等新兴领域专业标准建设,积极拓展国际视野,以更大力度推进结构优化、资源升级、技术创新,为国家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奋力谱写新时代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壮丽篇章!(黄述杰孙国亮杨德军杨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