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在四川大学燃烧动力学中心牵头的成都燃烧动力学平台新闻发布会上,联合国多个单位开发的中国首个多功能开放式发动机燃料燃烧公共技术平台——燃烧动力学平台(CDS)正式发布。
发动机是航天飞行器的核心,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领域。燃烧室是航天动力的关键部件。燃烧数值模拟是燃烧室设计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我国发动机燃烧流场数值计算水平落后,严重影响了发动机的创新和研究。
数值模拟和“燃料后”过程研究所需的底层数据库是“颈部”技术。据四川大学燃烧动力学中心李向元教授介绍,作为工业设计的基础,中国的发动机燃烧过去主要依靠国外数据库。“我们喜欢灯光,但开关掌握在别人手中。外国网站的IP一旦关闭,我们的眼睛就会变黑,我们无能为力。”
此外,国外商用软件的发动机数值模拟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关键燃烧数据、动态模型分辨率差、模拟程序预测精度低等。这是一项亟待克服的瓶颈技术。
经过十多年的攻关,四川大学燃烧动力学中心突破重大技术难题,构建了燃烧动力学平台,为我国“后燃”过程研究和燃烧模拟提供了优化、可持续的基础数据和模型,提高我国在航空航天和数值计算领域的创新和自主研发能力,为我国发动机领域核心技术的研发形成有力支撑。
该一站式服务平台由燃烧化学数据库、燃烧反应机理和燃烧数值计算程序三部分组成。四川大学燃烧动力学中心建立的燃烧化学数据库包含了基本燃烧理论和实验数据,填补了世界上缺乏高碳碳氢化合物等高分子燃料燃烧参数的空白,为动力学建模、发动机数值模拟和工程应用提供了关键基础数据,支持中国发动机领域核心技术的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