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上午,四川孔子学院(国际汉语教育)联盟暨成渝双城经济圈孔子学院(国际汉语教育)联盟成立大会在四川师范大学举行。
四川师范大学校长王明义在讲话中表示,学校及其孔子学院是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桥梁。它们在增进人们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发展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发展、建设人类共同未来的共同体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两个联盟的建立将有助于川渝高校整合各自优势,加强内涵建设,搭建互动平台,促进资源共享。他表示,四川师范大学作为四川联盟的主席单位,将全力支持联盟的发展。
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兰涛表示,巴蜀文化历史悠久。联盟的成立是新时期加快扩大教育开放,落实成渝经济圈教育协调发展行动计划的具体举措。有利于实现成渝教育资源优势互补,促进孔子学院和国际汉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川渝教育国际化和巴蜀文化走出去。他强调,联盟成员要牢固树立教育统筹发展理念,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推动成渝经济圈教育协调发展,共同唱响“双城记”。
重庆市教委一级督学邓锐表示,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背景下,孔子学院联盟的成立将有助于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建设,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教育开放协调发展,为我们开展新时期孔子学院工作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他强调,联盟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强统筹协调,建立领导机制、工作机制和管理服务体系,通过联盟的建立整合合作交流,实现资源共享,进一步提高孔子学院办学质量,助力“一带一路”建设,讲述中国故事和巴蜀故事,为成渝经贸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中国国际汉语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于云峰说。实现孔子学院在新时期更好发展,必须坚持开放,加强协调,不断创新,通过开放吸引更多国内外各界支持,通过协同不断提高质量和效益,通过创新激发内生动力,通过开放、协同、创新,打造共生共赢的孔子学院生态系统。他希望四川孔子学院联盟和成渝联盟成为开放合作、协同整合、创新发展和实质性作用的典范。
据报道,截至目前,四川省已有7所大学在三大洲的8个国家建设了11所孔子学院和13间孔子课堂。近五年来,四川省派出1000多名教师和学生出国开展国际汉语教育,有3万多人在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和海外学校学习汉语;重庆与15个海外国家合作建设了19所孔子学院、34个孔子课堂、5所中国师范学院和5个中国语言文化中心。成渝双城经济圈孔子学院联盟(国际汉语教育)是中国第一个省级孔子学院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