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川南幼儿师范学院党委强化了治党治校的主体责任,坚持以德育人为根本,坚持问题导向,全面实施“十大工程”,探索了“四个一”的工作方法,即:,建立一套制度,贯穿一条主线,坚持一体化教育,建设一支强大的队伍, 积极构建“伟大思想政治”格局,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一是建立制度,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坚持制度先行,制定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办法,并在此基础上陆续下发实施办法<关于加快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的意见>《实施方案》、《党委领导下坚持和完善校长负责制实施细则》、《学校党建责任制实施细则》等一系列配套制度,形成了党委思想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1+X“制度体系。
二是贯穿主线,丰富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线贯穿思想政治工作始终,坚持用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渗透学生。一方面,实施“铸魂工程”,大力开展红色文化教育。依托毛泽东主席视察隆昌煤矿纪念馆、樊长江纪念馆、内江烈士陵园等红色阵地,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发挥红色影视等现代媒体和互联网平台的宣传教育作用,不断提高红色基因对师生的吸引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巩固和扩大积极面,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另一方面,实施“文化教育工程”,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化和师德文化为核心,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确立传统文化的地位。建设孔子广场,打造“一馆一园一中心三廊五层七路”特色校园景观,创建“两风三质四雅”的文明校园(校风学风优良;学校有质量,师生有气质和发展特色;师生有高雅的兴趣、高雅的谈吐、高雅的行为、高雅的形象)。设立“孔子课堂”是为了传承文化经典。学校评选的经典阅读项目连续两年获得全省一等奖。
三是坚持一体化教育,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机制。树立系统思维,探索建立全过程综合教育机制。课内和课外都要同等重视。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落实思想政治课“理念、教师、教材、教学方法和机制”的重点行动,建设校级“课程思想政治”示范课程一百门综合利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有机结合起来。我们应该理论和实践并重。将理论教学、专业课程教学、实践训练和课外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提高实践教育的专业性、连续性和针对性。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新时期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参与农村振兴、扶贫、社区治理等社会实践活动,接受实践教育,提升境界。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服务,加强学生学业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和心理健康咨询。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坚持辅导员深入学生公寓制度,把学生公寓建设成为集学生思想教育、师生交流、文化活动、生活服务于一体的教育生活园地。
第四,加强队伍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支持。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严格控制“选拔”,选拔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同志进入党务工作队伍,使他们有工作条件、有军官平台、有发展空间,切实提高党务工作队伍的战斗力。建设一支强大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出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暂行办法》和《小学幼儿园教师岗位培训实施办法》,通过内部培训和外部引进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实施“师德工程”,建立健全师德评估机制,实行教师入职宣誓制度、师德承诺制度和“一票否决制”。加强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建立健全岗位、职级“双线”晋升方式和保障机制,各部门配备 1-2 全职组织者。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实施“优秀青年工程”,努力提高青年教师的政治素养,鼓励青年教师爱岗敬业,青年教师中党员比例达到100%60%在上面
通过“四个一”,学校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联动、党委宣传部领导协调、各级党组织联动、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多层次、宽领域的“伟大思想政治”工作格局,以及相关部门、教师、学生和员工的广泛参与。思想政治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治理能力不断增强,“全民”得到提升+“专业”育人成效显著。学校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青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全国语言标准化示范学校、全国校园文化先进单位、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