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张华
通讯员张灿成
9月15日,《羊城晚报》记者从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获悉,中国著名护士护理专家、暨南大学护士护理学院前院长黄爱莲先生,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前副院长、护士护理部第一主任、广东省护士护理学会名誉会长于2022 9月15日9时49分在医院去世,享年106岁。
黄爱莲先生是中国著名的护士护理专家。1916年11月生于天津,1941年7月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护士护理系。
半个多世纪以来,她一直为中国护士护理事业的发展而努力,致力于推动中国护士护理事业的发展;历经磨难,她在战争与和平中都是一位“白衣天使”。她热爱祖国、患者和学生,并将一生献给了她热爱的护士护理事业。
学点东西,立志报效祖国
1941年7月,黄爱莲先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护士护理系,满怀热情地走上了护士护理岗位。然而,世界形势突然发生了变化。同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她的工作单位联合医学院医院***关闭。
在当时的形势下,“每个人都要为世界的兴衰负责”。她决心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服务。
随着北京协和医学院南迁,黄爱莲也前往成都华西大学新医院担任科室副护士长和外科病房护士长,继续从事护士护理工作。
当时,中国的医疗条件极其恶劣,日本飞机经常遭到轰炸。每次她听到暴力警报,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她都会迅速赶到医院疏散患者,保护患者免受炮火的袭击。
抗日战争结束后,鉴于当时国内形势混乱,大部分医院业务尚未恢复正常。1946年,黄爱莲独自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医学管理学士学位。毕业后,她离开了提供优越工作条件的美国。她毅然踏上了回家的道路,开始了人生的新篇章。
成立四所护士护理学校以人格魅力征服学生
回国后,黄爱莲先生看到了祖国落后的护士护理形势,决心投身于护士护理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护士护理人才,以满足中医治疗的需要。
先后创办和发展了四所护士护理学校:广州护士护理学校、广州卫生学校、广州红十字医院附属护士护理学校、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护士护理学校。她致力于每一所护士护理学校的建立和发展。
1951年,她成为广州卫生学校副校长。
学校成立之初,她到处筹集资金,申请资金,为学校修建科教大楼,并添置设备和仪器;由于教师短缺,她有几个职位。她教过英语、化学、数学和护士护理;同时,她还亲自培训了教师,不仅解决了我校师资不足的问题,还将优秀的护士护理教师输送到其他护士护理学校。
此后,她先后担任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副院长、附属护士护理学校校长、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护士护理学校校长。在她的领导下,学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合格的护士。
在积累了一些培训护士的经验后,1978年6月,她60多岁,再次成为一名“先锋”。她被调到新开学的暨南大学医学院,承担医学院附属医院护士护理部和医学院附属护士护理学院的筹建任务。
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士护理部常务副主任何继耐向记者介绍,“医学院成立之初,条件非常困难。临床医学只有一个专业,面临师资和设备匮乏等一系列问题,一切都必须从头开始。黄爱莲先生积极购买教学设备,亲自挑选教师并进行指导,迅速提高教学质量并迅速使护士护理学校的教学走上正轨。同时,她还积极参与了医学院附属医院(广州华侨医院)会议的筹备工作。“”
作为黄爱莲先生的学生,何继耐表达了他对导师的深刻印象。她说,“1979年,我就读于暨南大学护士护理学院。当时,我是黄爱莲先生的学生。她的第一印象是她又高又高。1.7米的身材在南方女孩中并不常见。就我而言,她文质彬彬,有很高的个人修养,不容易生气。她对学生也很好。她的班上没有人不专心。面对这样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课堂生动活泼,因为她的个人魅力长期以来受到同学们的钦佩。在我们这群年轻学生的眼中,这是令人钦佩的,因为她的经历是一个传奇。“”
进修培养4000余名护士护理人才
经过三年的急救准备,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于1981年开始接受患者。任命黄爱莲为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护士护理部主任。
随着病人的增多,她在护士护理部的工作越来越多。即使退休后,她仍然带领一群年轻的护士走出广东甚至国外,探索一种新的护士护理模式。
“20世纪90年代,中国提倡负责任的整体护士护理。84岁的黄爱莲先生亲自带我们的护士护理人员到北京、上海、江苏和浙江的医院,特别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医院学习负责任的整体护士护理。她与我们讨论了返回医院后如何在医院实施负责任的整体护士护理。”何继耐说:“黄爱莲先生非常喜欢学习,希望我们有一个国际化的视野,经常谈论国外的护士护理技术。当然,她谈论最多的是患者的“体温”。作为一名护士护理人员,我们应该关心患者,即使病房的环境设置是标准化的。我非常清楚地记得这些细节。”
在护士护理行业辛勤工作了几十年后,80岁的她仍然站在讲台上,为暨南大学澳门护士护理学院班的学生讲授“护士护理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
在从事护士护理工作的55年中,她培养了4000多名教师和护士护理人员,其中许多人已成为中国护士护理行业的骨干和领军人才。甚至她的学生也在香港、澳门、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地从事护士护理工作,为世界护士护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此外,她还不断总结摘要自己的护士护理和教学经验,致力于研究护士护理的新领域并撰写书籍。他编辑并参与编写了许多书籍和护士护理教材。1978年主持编写全国统一教材《基础护士护理学》;编辑1981年版《护士护理心理学基础》;12套护士护理学校教材最终解决了中国护士护理学校教材匮乏的问题。
不怕世俗生活开创护士护理先例培养男护士
黄爱莲先生热爱护士护理事业,勇于创新,提高护生的实践经验。
20世纪50年代初,她在教学医院开创了“学生病房”。对“学生病房”的设备和管理提出了标准化要求。“学生病房”的所有护士护理工作均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这一创新体系已获得成功,并在全国推广。
在柔济医院附属端南护士护理学校(现广州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担任教务长期间,她结合海外学习经验和国内实际进行了课程改革,开创了国内护士护理案例研究课程的先河。
“当时,广州的男护士严重短缺。为了满足医疗工作的需要,特别是为了更好地照顾精神障碍患者,黄爱莲先生开始注重培养男护士。”何继耐说,“20世纪50年代,她率先将广州第一批19名男生招收到护士护理学校进行培训,经常鼓励他们,并以无私奉献的精神默默地感染这些男护士,让他们消除分心,顺利完成学业,投入工作。几十年后,当年毕业的男护士成为中国护士护理行业的骨干。“”
2022年11月,105岁的黄爱莲先生仍然记得自己的初衷,关心护士护理教育的发展。他捐赠节俭节约的10万元作为启动基金,设立黄爱莲护士护理教育发展基金,鼓励致力于护士护理的贫困优秀学生,帮助在职护士完成学业升级。
也许一个世纪在人类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刻,但这位老人用她100多年的时间来歌颂一个高贵而自豪的名字——护士。她是年龄最大、最称职的护士;她是第一位出国的护士,也是中国护士护理行业的领军人物,创建了四所护士护理学校。(欲了解更多新闻和信息,请关注羊城牌ycwb.com)
资料来源:阳城晚报、阳城派
图片|医院提供
主编:刘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