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有各级各类学校18037所,在校生1085万人,教职工88.1万人。未来五年,我们将按照党的十二大总体部署和“十四五”规划部署,坚持政治教育、战略建设教育、民生教育、依法治教、从严廉政教育,努力实现教育强省的全面建设目标,为湖北建设国家引领型发展新格局作出更大的教育贡献。
从政治上讲,教育要培养党和人民事业的***人
教育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人的重大政治责任。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加强党的建设。目前,湖北省市县党委教育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全面建立,民办本科院校党委书记选拔工作全面覆盖,中小编、幼儿园、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全面规范和理顺部级、省级、工业学校等8类高校党组织的领导管理关系,进一步明确高校党建责任;“三讲”全面改革深入实施,“五讲”改革创新已形成品牌。党的从严治党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体系继续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完善各级党委领导班子运行机制,坚持和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落实中小编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推进中小编思想政治课整体建设,形成纵向衔接、层次递进、螺旋上升的德育体系。
战略性地建设教育事业,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其先导性、基础性和全局性作用更加突出。“十三五”期间,湖北省出台了《湖北教育现代化2035年》和五年实施规划,对教育发展进行了总体规划;近五年来,湖北省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0.59岁提高到11岁;湖北省高校主持的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奖励,占全省总数的79.31%。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获得三项国家科技奖,居全国首位。围绕“光核屏端网”等我省十大重点产业布局,新增专业点160个,高校已成为湖北省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
进入新阶段,面对新征程,我们将坚持服务中心整体建设和教育,提高人才供给和科技创新水平。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聚焦智能网、光电子、芯片、北斗、,围绕氢能、储能、量子信息、生命科学、尖端新材料等未来领域攻克多项“瓶颈”技术,建立生产、研究、应用一体化平台,充分发挥武汉大学的作用,以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为创新源头,打通“源头创新-技术发展-成果转化-产业集聚”的转化链条。充分发挥科教人才优势,推进湖北省“三高地两基地”建设,包括国家科技创新高地、制造业强国高地、国家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国家现代农业基地、国家现代服务业基地。服务湖北区域发展布局,促进大学校园、工业园区和城市社区“三区”的融合与共同发展,促进学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落实为农村振兴教育服务行动,扩大农村振兴人才智力服务,大力实施“一村一名以上大学生计划”和“农村全科医生计划”。
从民生角度重视教育实践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
教育是民生第一要务。加快缩小地区、城乡、学校和群体之间的差距,促进教育机会、过程和结果的公平,是提高人民教育满意度的关键。“十三五”期间,湖北省教育发展指标居全国前列,新建、改建、扩建公立幼儿园1627所。2022,学前教育毛入学率为91.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个百分点;2022年,中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县域义务教育整体基本均衡发展,2022年,辍学保学控制将动态清理;2022,高中毛入学率为92.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9个百分点。
进入新阶段,面对新征程,我们将坚持为民生服务,以教育为中心,发展以民为本的教育,慎用情感,从严治学,务实治学,真正造福人民,终身受益于教育发展成果。推进学前教育公益性、包容性发展,支持县(市、区)一批公立幼儿园的建设、改建和扩建,推进幼儿园集体化、村联办,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举办包容性幼儿园。加强县级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和农村小型学校建设,全面淘汰义务教育学校大班,进一步推进集体化办学和学区管理,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施促进县域普通高中发展规划,促进县域普通高中集聚,支持地方政府改造一批薄弱的普通高中,扩大优质普通高中资源,淘汰普通高中大班制。完善覆盖整个学期的补贴政策体系,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尽可能多地帮助,提供准确的补贴。推进城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推进联合办学体系建设,引导更多资源、资金、人才向基层倾斜,覆盖农村,提高农村教育公共服务水平。
定期办学,提高各类人才培养质量
教育是一门有着自身规律的科学。要全面准确地落实新的发展观,探索新的发展道路,拓展新的发展视野,推动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回顾过去,我们系统推进了义务教育“双减量”、中小编“全民招生”、实施新高考、“1+x”职业资格证书等重点领域的改革;继续探索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师资补充、培训和发展机制,提高教师数量和质量;202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72.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5个百分点。高等教育规模指数居全国前6位,质量指数居全国前4位,高于全省GDP排名。
进入新阶段,面临新征程,全面推进教育强省建设。大力实施义务教育学习阶段的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教学,促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实施高考综合改革,促进高中教育多元化发展;建立5所本科级左右的职业学校,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技校)升学条件全面达标,促进高职院校质量提升和能力拓展,促进职业教育的融合与发展;分类推进部级、省级高校“双一流”建设,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实施第三个特别教育改善计划,全面提高特别教育质量。进一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建立市、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体系,建立大、中、小、幼衔接的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体系,建立促进学生德、智、体、艺、劳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要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坚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一批公费师范生,完善“省级统筹、市级调整、县域化、动态部署”的中小编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支持高校重点引进国内外优秀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支持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从工业企业招收科技创新人才,企业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职称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
要严格教育,促进高校廉政建设
事业发展的关键在于人,人的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忠诚、廉洁、负责任的干部队伍。近年来,我们坚持“管行业,管作风”的方针,先后扎实开展了教育领域建设项目清理、高职院校有偿招生专项处理、中小编有偿补课专项整治、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等工作,中小编食堂服务专项整治,确保学生不到位,及时纠正教育系统中忽视群众利益的***和作风;根据中央和省委的检查反馈,坚持“一个部门领导带头、一个特级推进、一套整改方案落实”的“三个一”工作机制,推动问题的彻底解决;扎实推进“廉洁学校”建设,出台“十大攻坚措施”,推进中小编校风、教风、学风、学风、科研作风和工作作风建设。全省教育系统党风、政风、作风不断健全,为湖北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纪律和作风保障。
进入新阶段,面临新征程,湖北教育系统将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主责,坚持从严治党的主基调,完善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层层收紧责任链。要加强政治监督,严格政治纪律和政治制度,扎实推进“两个保障”的深入落实,确保党中央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在教育系统中得到落实。我们将继续开展专项整治,加强警示教育,强化制度约束,用好监督执法“四种形式”,推动“不***、不***、不***”。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推进机关学校廉政建设,营造廉洁积极向上的政治教育生态。
进入新阶段,面临新征程,湖北教育系统将按照国家需要、湖北能力、人民期望和未来方向,快速稳妥推进教育强省建设,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湖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