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素质教育跨越式发展,是“示范与勇敢”这一主题的应有之义。截至2022年底,学前教育毛入学率为90.42%,高中教育毛入学率为93.26%。义务教育普及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成为全国第三个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高等教育实现了由大众化向大众化的历史性跨越,全省教育体系更加公平、更加优质、更加完善。在《国*院关于2022年省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情况的评价》中,江西省“教育社会满意度”居全国第三位。
十年来,我们始终坚定办学方向,努力保持立德育人的地位。继续完善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体制和机制,成立省、市、县级党委教育领导小组,由省委书记、省长分别担任省委教育领导小组组长和第一副组长,全面落实省级领导联系高校制度,建立区政府和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的监督评价机制。连续三年举办全省高校党委书记、校长暑期研讨班,从在职干部中选拔18名同志担任民办高校党委书记(监事),扎实推进基层党建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实现省级本科院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领导”全覆盖。牢牢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构建大中小思想政治课一体化建设格局,实施思想政治课问题型、主题型团队教学改革,建立高校辅导员和思想政治教师定期动态配置机制,全面实现公立高校专职辅导员的内部配置。建立健全红色基因传承的长效机制。教材《红色文化》荣获首届国家基础教育教材建设一等奖。“红日读书”等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已成为“江西品牌”。“五个教育”同步推进,道德建设和育人的根本任务得到有效落实。广大师生正以与时代同向、与祖国同心同魂的精神,坚定不移地听党、跟党走。
10年来,我们坚持人民群众的立场,着力提高基础教育满意度。教育关系千家万户,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和廉政工程。10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发展教育,努力提供优质均衡的教育资源,全面解决“有学校”与“有好学校”、“公园难进”、“公园贵进”的矛盾,着力解决“急难与期许”教育问题,人民群众的受教育意识和幸福感得到显著增强。截至2022年底,全省幼儿园数量比2011年增长67.9%;公立幼儿园占幼儿园儿童的53.4%,普惠幼儿园的覆盖率为90.4%。以公办幼儿园为主体、覆盖城乡、全纳优质学前教育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中小编“大班化”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县义务教育基本平衡提前两年(2022年)通过国家教育督导评估。义务教育学科校外培训机构减少率达到98.70%。96.42%的学生和96.54%的家长对减轻学校负担、提高学校质量感到满意。“智能作业”被选为教育部评选的10个典型案例之一。高中毛入学率比2011年提高15.76个百分点。按期完成教育扶贫任务,创新出台全省义务教育扶贫助学政策。实行校长和乡镇抚养双重责任制,全国较早实现贫困家庭学龄儿童义务教育阶段“零辍学”。全省“班对班”互动终端配备率达到100%。教育信息化和教育资源数字化建设为疫情期间“停课不停课”提供了有力保障,创造了“江西经验”。
10年来,我们推进改革创新,着力打造职业教育新高地。特别是2022年被部省共建职业教育高地以来,我们抓住政策机遇,重点疏通职业教育渠道,实施《夯实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行动计划》,促进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联合培养本科技术技能人才。截至2022年底,全省共有高职院校64所(其中职业教育本科院校3所),中等职业学校213所,在校生120万人。努力优化专业布局,以江西重点产业为重点,增设专业,实施“工业园区(开发区)现代学徒制”和未来工匠培养计划等九项专项规划,打造“航空强省级”和“交通强省级”。努力提高办学质量,下发《中高职院校长期教育综合体系培训》等28个职业教育改革文件,制定了“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8个物化职业教育集团入选国家示范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在2022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获奖总数中排名第四。深化产教融合,建立产教融合教育基地10个,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建设进展顺利。预计每年培训人数将达到10万人。江西省校企合作和职业教育改革已连续两年得到国*院的通知和鼓励。
10年来,我们服务于发展大局,努力突出高等教育的贡献。10年来,我们通过加快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不断培养高素质人才,攻克“瓶颈”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到2022,江西省高校比2011年增加15所,毛入学率提高27.65个百分点。高等教育体系具有更多的内涵、质量和贡献。坚持国家重大需要和江西高质量跨越发展需要,优化高等教育布局,以“双一流”建设为指导,实行分类管理和评估;实施两轮本科专业综合评价,引导和促进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积极推进“四新”建设,建设一大批急需的专业。我们将继续打好自主培养、人才引进、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机制创新“四张牌”,努力把高校建设成为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并取得多项突破,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就地培养、,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等。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位居全国前列,占2022江西省就业创业总量的57.65%。完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构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1+1+n”服务体系,出台高校服务江西“十大举措”,连续举办三届产学研应用合作国际会议(南昌)和三届江西高校科技成果对接会,成功举办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24枚金牌,排名全国第三。
十年来,我们坚持发展优先,大力保障教育。10年来,江西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教育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始终把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工程,优先规划、优先投资、优先保障,确保教育投资“两只增不减”的有效实施。教育连续10年成为全省一般公共预算中最大的支出,“十三五”期间,投入40多亿元支持“双一流”建设,计划60亿元加强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探索“小金融”和“大教育”的发展新路径。我们坚持把教师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不断增加教师的补充。2022,全省中小编教师总人数批准为42.98万人,比2022年增加4.2万人;目前,全日制教师67.52万人,其中义务教育学校全日制教师39.62万人,比2011年增加6.76万人;高校专任教师6.75万人,比2011年增加1.51万人。积极落实“国家培训”和“省级培训”计划,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招”管理体制改革,有效缓解基础教育师资结构性短缺。坚持以师德师风为第一标准,探索建立关爱与监督、激励与约束并重的体制机制,出台并落实减轻中小编教师负担的“十八条”,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不低于”的政策,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师德师风师风师风师风师风师风师风师风师风师风师风师风师风师风师风师风师风师风师风师风师风师风师风师风师风师风师风师风师风师风。
当前,中国正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向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江西正处于跨越山脊、积累经验、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这对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人民群众比较满意的江西教育,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厅长郭洁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