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大潮汹涌,巴敏教育辉煌。福建历来尊崇文教,历史上有“海滨邹鲁”、“东南诸司”的美誉。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我们将在党旗领导下度过不平凡的十年,努力谱写新时期、新征程中福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辉煌篇章。
重视优先发展加快跨越式升级
这十年,是沐浴在党的光辉中的福建教育重视优先发展、加快跨越式升级的不平凡的十年。中共中央、国*院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福建教育,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2022,教育部与福建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福建教育高质量发展,揭开了新的篇章。
福建历届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视和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省委书记亲自担任省委教育领导小组组长,省长担任第一副组长。印发《关于加快教育发展的实施建议》等重大文件,实施“十二五”、“十三五”和“十四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教育总投资从2011年的634亿元增加到2022的1532亿元,年均增长9.22%。与2011年相比,教育的主要指标正在上升。学前三年毛入学率为98.96%,高中毛入学率为97.03%,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9.28%,分别提高了7.03、9.25和29.88个百分点。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9%以上,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基本满足了人们“学习的需要”,朝着“学好”的目标快速推进。
践德育人,同时推进“五个教育”
这十年,是福建教育在党的全面领导下立德育人,同时推进“五个教育”的不平凡的十年。在教育体系中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启动和推进中小编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全面覆盖民办高校党委书记选拔工作,将党建实效性纳入高校考核指标体系,实现党建工作在教育系统中的全覆盖。坚持培育党的创新理论,“牢记初衷、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和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的一系列活动,已深入人心。广大师生忠实支持“两建”,坚决做到“两维”。思想政治工作廉洁创新,大中小儿童融合促进德育,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成立省级高校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联盟,所有公立本科院校都设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逐步形成了“大思想政治”工作格局。福建省已成为全国高校“三正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地区。多方位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统筹疫情防控和校园安全,维护教育体系稳定。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有序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稳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稳步推进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教育督导体制机制等重大改革,率先推进教师“县管校招”改革,较早启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疫情防控初见成效,福建省已成为全国智慧教育平台省级试点,改革驱动发展已成为常态。抓紧落实“双减量”,中小编生家庭作业总量有效减少,近1300所学科课余培训机构转制注销,义务教育学校全面覆盖,开展课余服务,教育正日益回归教育之源。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和美育,启动新时期劳动教育的实施,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教学质量监测,建立近视综合防治机制,实施美育渗透工程,建设一批劳动教育实践特色项目和科研、学习、旅游基地,初步形成德、智、体、艺、劳综合培养的教育体系。
促进教育公平保障民生
这十年是福建教育贯彻以人为本发展理念、促进教育公平、保障民生的不平凡的十年。促进学前教育全面包容发展。省委、省政府每年将公共公园建设列为私人实践项目,资助2000多个公共公园的建设、改建和扩建,新增67.7万个公共公园学位。试点政府购买普惠性私人公园教育服务,百分之百完成城市社区配套公园的特别待遇。幼儿园公园儿童比例由2011年的46.47%上升到56.88%,学前教育全纳率达到93.12%,有效解决了“入园难、入园贵”问题。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和优质教育均衡发展,继续实施城市中小编扩招,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就近入学、公办和民办同步招生等政策,全面消除66人及以上的超大班级规模。农民工子女上公立义务教育学校的比例从2011年的88.6%上升到93.7%,农村小型学校100%达到省级标准。2016年,我省提前一年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县域基本平衡”监督评估。推进高中教育特色发展,开展高中标准推广和示范高中及高中课程改革基地的选择与建设。符合标准的高中生比例达到90%,高考录取率保持在87%左右。巩固和扩大教育扶贫成果与农村振兴的有效联系,构建并不断完善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包罗万象”的助学体系,对辍学学生进行“动态清理”归档,结对帮扶6400多名儿童。省政府每年投入约26亿元助学金,以实现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帮助。
培养运输人才,提高服务能力
这十年,是福建教育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人才培养、提升服务能力的不平凡的十年。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出台《职业教育改革工作方案》和《深化产教融合15项措施》,落实省级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建设规划,率先开展“双元制”改革,实现每个县(市)至少一所中等职业学校与每个主导产业至少一所工业职业学院的对接。中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7%和95%以上,厦门已成为部省共建的职业教育高地,泉州已成为首批国家工教融合试点城市之一。
推动高等教育全面高质量发展,制定高等教育十年发展规划,实施“双一流”建设和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项目,率先实施“分散管理、分散服务”改革和“一校一策”目标管理,构建“两区两带两核”大学布局,与中科院大学、天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深入合作,高水平大学与应用型大学协调发展,形成了“高峰”和“高原”学科发展格局。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不断提高。厦门大学、福州大学被评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大学,53个学科进入世界ESI前1%,高校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量占全省总数的80%以上,省级科技一等奖获得者占全省总数的50%以上。十年来,全省高校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和输送了近230万名高素质人才。高校围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提升高等教育的开放性和国际化,与国外85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所高校开展合作与交流。我们积极探索两岸教育融合发展的新途径。69所高校与台湾100多所高校签订了500多份合作协议。19所高校根据台湾“统一考试”结果试点招生。在福建高校学习的台湾学生占大陆高校台湾学生总数的六分之一。
我们必须立足新的发展阶段,落实新的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深入融入新的发展模式,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构建优质教育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良好的教育需求,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不懈地做好疫情防控和校园安全工作,严格落实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不断创造有利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环境。
用《最伟大的国家》,写下教育的责任。福建教育将站在新征程的新起点上,深入实施“十四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加快建设优质教育体系,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更好地服务于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加快新福建建设,努力谱写福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篇章。(福建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