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江师范大学始终坚持“为党为国育人”的原始使命,积极践行“扎根本地、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不断推进农业相关学科平台、学科专业建设和产教融合,努力提高服务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振兴当地农村提供有力支持。
搭建农业相关学科的强大平台,为农业园区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学校现在有有“长江上游鱼类资源保护利用实验室”、“沱江流域优质发展研究中心”和“沱江流域特色农业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三个省级农业科研平台。四川高校有“特色农业资源研究与利用”和“果蔬资源及废弃物利用”两个农业重点实验室,两支省级农业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和内江市“长江上游珍稀鱼类保护利用”300人才团队。学校紧紧围绕国家“农村振兴”战略和“长江十年禁渔”战略,开展长江上游特有珍稀泥鳅保护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保护水生生物资源,建设水生新品种“繁育推广”一体化产业体系,形成成熟的新品种“繁育推广”技术体系;通过对池塘养殖尾水处理和陆基循环水养殖技术的长期指导和培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为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和技术支持。
巩固农学学科,为农业园区发展培养专门人才。依托省级重点研究平台和创新团队,学校建立了水产养殖、生物技术、环境科学、资源回收科学与工程等全日制本科专业。近年来,该校培养了当地学生大量的农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其中许多人扎根内江,进入农业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从事农业技术服务和创业工作。
促进学校房地产教育整合,帮助农业园区解决技术瓶颈。学校积极联系当地现代农业发展,探索农业科技孵化和高效农业科技服务模式,推进校企农业科技转化和产业孵化有效的解决现代农业园区的技术瓶颈和难题。每年20多名教授和医生深入生产线为内江现代农业发展服务,近三年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指导5000多人次促进了农民增收,提高了园区效益。
在新的发展时期,学校将密切关注四川省“一条干线、多条支线、五区联动”发展战略积极融入“新时期西部大开发”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积极融入地方政府,继续深化改革,加快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优质发展,加强校地合作、产教融合,为内江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技术保障和培训服务,助力农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