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党委以提高组织实力为出发点,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巩固和深化“一支、一个品牌、一个亮点”成果,落实“333”工作法,努力推进党建和质量创优的示范创造。
实现“三个统一”,明确党建“群创”要求。一是统一布局。依托省级“模范支部”和“双师型”教师党支部书记处两个培养项目,全面覆盖新时期高校校级党建示范工程和优质工程的培养。现有校级“标杆院系”5个,“模范支部”10个,“双领导”教师党支部书记室3个。二是统一标准。按照《新时期高校党建“创业创新”重点任务指导建议》,建立省级和校级培养项目,全面落实“标杆院系”五项任务,“七个强有力的“模范支部”和“双领导”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确保标准、要求和目标不变。三是统一验收。2022年7月前,对总支部和党支部的培养创造进行统一考核验收,相关成绩不得低于”“四个一”原则(形成一套在制度、机制、经验、措施、方法等方面可以复制推广的典型经验,优质高效地运营新媒体平台,制作示范点建设微视频,编制示范点建设成果数据)努力打造更高水平的项目。
建立“三项制度”,在党的建设中落实“群创”责任。一是建立工作责任制。明确党委的主要职责、组织部的直接职责、党总支和党支部的具体职责,确定每个创作项目的任务书、路线图、进度计划和负责人,将创新工作纳入党组书记党建工作报告的考核内容,作为年度考核、评优的重要依据。第二,建立党建例会制度。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党委各部门负责人、总支部书记定期召开党建工作会议,听取党建工作汇报,研究解决“众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相关工作。第三,建立定期评估制度。推进“先锋示范行动”创建,把党建“群创创新”作为先锋示范党总支和先锋示范党支部考核选拔的重要内容,每月定期进行集中考核,实施移动挂牌和动态管理,有效推动创作工作取得实效。
加强“三个确保”,确保党建“群创”质量。一是加强人员保障。克服人员短缺、人员紧张等因素,坚持专、专、兼职相结合、分级管理的原则,按照不少于全校师生人数1%的要求,努力充实和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加强培训、培训、培训、培训、培训、培训、培训、培训、培训、培训、培训、培训、培训、培训、培训、培训、培训、培训、培训、培训、培训、培训、培训、培训、培训、培训、培训、培训、培训、培训、培训、培训、培训、培训、培训、培训、培训、培训、培训、,管理考核,落实事业发展保障和激励,为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提供保障。二是加强资金保障。支持活动、学习研究、宣传推广等。第三,加强岗位支持。突出硬件和软件的建设。按照“党旗、标志、花园、制度、记录、氛围”的“六有”标准,建设7个党建活动岗位和1个“双领导”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实现场所标准化、办公规范化、党务公开化、管理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