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川北幼专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高职高专特点和学校办学理念,切实部署创新推动,实现思政课专任教师1:350装备齐全,有效构建“三结合、三结合、三反思”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新模式,教学与活动、实践与卓越相结合,取得初步成效。
教学与生活相结合,实现教学设计的“三个结合”
第一,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的结合。针对学生学习基础差、主动性差的现实,要求思想政治教师充分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通过碎片化处理把教学重点联系起来,通过简化处理把教学难点翻译出来,从而实现思想性与教学内容大众化的结合,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接受度和契合度。第二,教学方法与信息手段的结合。学校充分利用学习沟通、rain教室等智能教学工具,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各个环节给学生带来新的体验,在课外预习与课堂教学之间架起沟通桥梁,让课堂互动永不离线,最大限度地释放教与学的能量,不断推进教学方法的创新。第三,教学案例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校把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转化为生动的教学案例,努力实现政治与学术理性的统一,用小案例的推理传递大是大非的真理,用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变化的成果印证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和规律,帮助学生在传播知识的同时消除内在矛盾和困惑,使学生学会从现象中看到本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实施中实现“三位一体”
首先,将自主知识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行动起来。利用课堂主渠道,创设“我心中的马克思主义”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展示、交流、对话的平台,引导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使学生从思想“动”到行为“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课堂升学率。第二,将问题探究融入课外实践,使学生意识到。在实践教学环节,开展了一系列“我与祖国有协议”的活动。以节假日和重大民族活动为契机,安排学生了解国情和社会民生,思考“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理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感知将爱国情怀转化为爱国之旅。三是将知识、意图和行为融入校园生活,让学生实践。深入落实“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构建“三个完整教育”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爱岗敬业、爱国敬亲的实践环境中培养家庭和国家的情感;借助“绿马班”的学习训练和思想指导,让学生在学习和思考的人文环境中,坚定理想信念,倡导文学和礼仪;借助“一系一品”特色品牌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与思考、道德与技术双重修养的校园氛围中塑造自己的道德品质。
教学与卓越相结合,对教学总结进行“三个反思”
一是反思学生的问题。学校要求思想政治教师及时梳理经常与学生互动的问题,定期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学生的学习困惑,总结分类后反思教学过程,研究和思考以学生问题为导向的教学设计优化方案和教学方法改进措施,提高教学内容的普及性和针对性。第二,反思学生的收获。学校设置了理论收获、实践收获、情感收获等三总尺寸十二三个观察点用于测试学生课后的收获,并检查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认识、参与实践教学和个人精神成长。通过总结和反思,教师及时调整学生收获不高的观察点。三是反思学生的评价。学校一直秉承学生在线评估教师教学满意度的传统,教学评估分数是教师绩效评估的重要依据。多年来,教师们通过对评估结果的反思,大大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学校思想政治教师荣获四川省思想政治课“精彩课”专家组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