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深入实施扶贫开发战略,保持了教育援助政策的总体稳定,加快了农村振兴,为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
第一是关注“获取底线”并确保“学习”。认真落实辍学控制措施,确保贫困家庭学龄儿童少年不辍学。2022,全省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4%,比2012年提高5.6个百分点。建立健全学前到大学全过程教育经费体系,推进精准拨款和教育经费筹措,“十三五”期间,资助514万贫困家庭学生,保障贫困家庭子女入学。
安庆望江县雷池中学的同学们快乐地享用着营养餐
二是注重“补短”,实现“学”。坚持“及时帮扶”的原则,向贫困地区倾斜教育资金,大力改善薄弱学校的升学条件,提前三年实现国家义务教育发展的基本平衡,全县覆盖,“两型学校”升学条件均达标。大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十三五”期间,通过“特岗计划”和定向培训,新增农村学校教师3万人,培训农村教师75.6万人。开创在线课堂教学模式,打造“全省一盘棋”智慧学校,在安徽打造“教育云”,汇聚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农村学校智慧课堂全覆盖。通过智能教室,农村学校开设了1666多万个班级。
岳西县温泉家教小编校园改造
金寨古北中心小编教师使用智能教学系统,使课程更加生动
第三,注重“收集情报”,帮助“促进发展”。实施定向招生、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高校定向扶贫、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等优惠帮扶措施专项规划,激发贫困地区内生动力。充分发挥高校智力优势,将科研创新与“两强一增”行动深度融合,建设一批农村振兴协同技术服务中心,并提供资金支持,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凝聚新活力。打造消费扶贫品牌,进一步推动高校“采购导向”。全省高校从原贫困县采购农产品总额达5.8亿元。我省“严柳模式”和“铜陵模式”作为教育扶贫的典型案例,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
安徽农业大学与安徽省农业和农村发展厅、安徽省农村振兴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为全面振兴农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