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区两大国家战略为契机,继续推进教育领域全面改革,教育总量居全国前列,教育公平日益突出,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使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再创辉煌,构建“一核一带一区”的区域发展新格局,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
党的领导全面加强
省委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教育工作。省委在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委成立并推动成立教育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开展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专项行动,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办学全过程。深入开展“牢记初衷、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落实《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截至2022,省委教育工委共有党员195700人,高校党组织8398个。全省民办高校和中小编实现了党的工作全覆盖;民办高校和合作高校都实行党委书记、监事的选拔任用制度。深化廉政建设和反***斗争,推进高校政治检查全覆盖,营造廉政教育生态。加强教育审计。2012年以来,审计项目236720个,审计金额19316.83亿元。
德才兼备的任务得到全面落实
这是我国高校党委书记、校长首次提出“开学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课”制度。2022,全省高校专职思想政治教师数量增至6232人。我们将深化“三正教育”体制机制建设,打造“广东电子课堂”、高校网络媒体展示节等网络思想政治品牌。智育更加注重创新,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学校里学得更好。体育运动面向全体会员,实行学生一小时校内校外运动时间。2022,全省中小编生身体健康优良率为55.04%,居全国第二位。美育注重渗透,以促进全国学校开设良好的美育课程,开展美育渗透计划。推进劳动教育体制改革,统筹学校劳动教育工作,在中小编广泛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四个地区被评为国家中小编劳动教育实验区。
教育质量和规模全面提高
基础教育坚持均衡发展。2022年,全省将实现教育强镇、强县(市、区)、强市全覆盖,教育“强省”建设将圆满结束。2022年,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市、区)覆盖率达到100%。国家反馈首次对省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进行评价,广东省获得“优秀”评级。2016年,全省121个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平衡县监督测评,成为全国第六个实现义务教育发展覆盖基本平衡县的省份。2012年以来,全省新增学前教育公共学位97.71万个,成功实现“5080”普惠目标。“十三五”期间,全省义务教育学历增加257.5万个,随班就读公学儿童比例提高到87.3%。全省农村小型学校升学条件达到省级标准。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学生入学安置率达到98%以上。普通高中实现了高质量特色的多元化发展。
职业教育坚持“扩能、提质、强服务”。广东职业教育规模连续10年居全国第一,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2022年和2022,两次获得国*院办公厅监督奖励表彰。深入实施“粤菜大师”、“粤菜技师”、“粤南管家”三大项目,制定“粤菜制作”和“粤菜定点制作”职业技能水平标准,并纳入国家证书目录。2022至2022,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增加42万人,超过国家下达的任务。大力推进省级职业教育城建设,现有10所高校在校生约11万人。14所高职院校入选国家“双高计划”,建成19个国家级高职高层次专业群和19个国家示范职业教育群。11所高校(地、市、行业组织)被列入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入选院校数量和类别居全国首位。积极服务企业“走出去”,支持多所高职院校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鲁班作坊”,实施“语文+职业技能”工程。
高等教育坚持“争创一流、补短强特色”的方针。加快粤东、粤西北欠发达地区高校(校区)建设,将全省高校数量从2012年的138所增加到2022的160所,实现21个地级以上城市本科及高职院校全覆盖;转移了13所独立学院。2022年,三所新建高校将进入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占全国新建高校的近一半,全省“双一流“高校总数将达到8所,全省新增6所博士学位授权高校和5所硕士学位授权高校。特别是2022新增3所博士学位授权高校和3所硕士学位授权高校,在1984年以来的所有学位授权审核中均取得广东省最佳成绩。新增普通本科专业1278个,609个专业入选国家一级本科专业,258门课程入选国家一级本科专业,均居全国首位。新工程、新医学、新师范学校建设成效显著。深化产教融合,45所本科院校拥有218所工业院校,学生培养规模4.6万余人,7所院校入选全国首批现代工业院校。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实施率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
教育投资坚持“只增不减”。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建立健全教育资金投入机制,建立学前教育和普通高中学生公共资金分配制度,实现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学生分配制度的全覆盖。2022年至2022年,全省教育经费实现“两增不减”,是全国唯一一个连续四年实现“二增不减”的省份。2022,全省地方教育总投资6018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4331.26亿元,分别是2012年的2.7倍和3.1倍。完善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助学政策体系,各级政府投入的助学资金逐年增加。2012年以来,广东省共资助学生3130.8万人,投资588.1亿元。
教育改革开放全面推进
创建教育评价改革试点省,以评价改革为导向,全面推进教育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稳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发展和深圳教育试点。自2012年以来,已批准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深圳北丽莫斯科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目前,中国有五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内地和香港澳门合作办学机构,占全国总数的一半。同时,香港城市大学(东莞)获批成立。高起点、高标准、新机制,筹建大湾区大学、深圳理工大学等本科院校。实行香港、澳门、台湾居民申请广东省中小编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建设5所香港(香港)儿童学校和29所设有香港(香港)儿童班的学校。香港和澳门居民或其随行子女将来广东接受基础教育,并享受与内地居民子女相同的入学政策。从2022到2022学年,香港和澳门的近11万名中小编生和1.3万名香港和澳门的大学生是中国最大的。建立了粤港澳大学联盟、专业联盟等50多个合作平台,建立了1165对姊妹学校(园区),为粤港澳师生组织了一系列教学科研、体育、艺术、音乐、创新创业等交流活动,就读中国经典,学习宪法,谈论宪法。
教师队伍的全面优化
推进“教师强国工程”和《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全面开展基础教育对口支援和高校教育人才“群体”帮扶。自2012年以来,在广东高校工作的院士(包括外籍院士)约有110人。建立了11个省级中小编教师发展中心,建立了150个市、县教师发展中心。全省已实现县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不低于或高于地方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91个县(市、区)实施了农村中小编教师生活补贴政策,惠及31万名农村教师。专职教师的学术水平显著提高。大专以上学历的幼儿园教师比例从2012年的51.95%上升到2022的87.19%,本科学历的小编教师比例从26.69%上升到78.10%,本科学历初中教师比例从67.26%上升到93.74%。
“十三五”规划圆满结束,“十四五”宏伟篇章拉开。广东教育系统将从政治高度看待教育,从民生高度关注教育,从法制角度办教育,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建设一个体系更加完善、结构更加优化、保障更加全面、服务更加高效的优质教育体系。教育综合实力、综合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教育强省建设达到新水平,成为发展优质教育的示范区。(广东省教育厅党委书记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