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实施农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经过8年的脱贫攻坚和2年的农村振兴,教育部直属高校充分投入,积极行动,形成了一条具有教育特色的帮扶之路。
7月26日,教育部召开“十年教育”系列“1+1”第九次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十八大以来教育部直属高校定点帮扶工作的成果。
变“单打独斗”为“***联动”
“学校已投入近2000万元帮扶弥渡,引进2亿多元帮扶弥渡,协调实施重大项目10余项,培养基层干部近万人。”北京大学国内合作办公室(帮扶处)副主任罗永健说,告诉记者,北京大学在帮助云南省大理州弥渡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像北京大学一样,为了做好有针对性的帮扶工作,教育部直属高校竭尽全力进行斗争。教育部发挥整体作用,不断优化高校扶贫力量组合。教育部探索推进高校扶贫工作,指导高校建立8个高校帮扶联盟。
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琦看来,高校帮扶联盟改变了“单打独斗”的工作方式,实现了高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将各自帮扶的“点”联结成教育系统的“面”,产生了“1+1>2”的效果,显著提高了定点帮扶的整体效力。
以高校援助联盟的工作机制为代表,从“孤军奋战”到“***联动”的理念在过去10年的援助过程中是一贯的。
以援滇工作为例,教育部牵头建立了26个部委的滇西部际联合援助机制,25所下属高校定点援助、11所下属高校专项援助的高校援助机制,建立了由教育部10个厅、局组成的部门帮扶机制,协助滇西10个地市和9个直属单位承担专项帮扶任务,组织东部地区10个职业教育小组帮扶滇西10所中等职业学校,8批480多名部级机关和高校干部深入云南基层。
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王云飞说:“这些支持机制组织和动员了教育系统的力量,形成了联动、合力的工作格局,聚集了强大的合力帮助云南。”。
张说,虽然反贫困斗争已经结束,但农村发展还没有结束。进入新时期后,农村振兴工作仍需要突破和创新。教育部直属高校要在落实各项资助政策、落实具体职责、组织推进、要素保障、社会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继续开展一揽子计划和行动。
激发内生动力,拓宽繁荣之路
共派出1600多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基层和农业第一线,培训了9005人,帮助全区各级党政干部、技术人员、农村致富带头人等,华南理工大学探索形成了“重教育、扶智、兴产、扶业、兴乡、扶民”的“三位一体”的全方位援助体系。
与华南理工大学一样,为了拓宽繁荣之路,教育部直属高校也积极探索并上交高质量的答卷,进行有针对性的援助--
主食方面,吉林大学三种耐盐碱水稻推广面积800多万亩,新增4亿公斤,为农民创收12亿元;经济作物方面,华中农业大学在湖北共推广优质油菜1.5亿亩,在西北和东北地区推广小麦后推广饲料油菜150万亩。仅饲料一项就增加农民收入4.5亿元
在张看来,“坚持激发内生动机”是高校定向帮扶取得显著成效的一条重要经验。“扶贫与扶植志向和智力相结合,充分发挥高校在教育、人才和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赋予农村和农民发展的自主权,为农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积累强大动力”。
在云南,教育部及其直属高校充分发挥人才优势,为云南特别是滇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多元化的智力援助。新建的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培养了11371名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举办滇西地区领导干部经济管理座谈会27场,为滇西地区培训干部2700余人。实施东西合作职业教育行动计划,招收云南籍学生15300人,在东部五省接受优质职业教育。一系列援助措施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教育部正在认真组织高校总结摘要落实《振兴农村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的工作成果,计划实施“十四五”规划“近期高校科技助农示范工程,形成可示范推广的典型经验,全面提升高校科技助农水平。”教育部科技和信息化司司长雷朝子,说。
我们应该帮助这个县,尽我们最大的努力
在定点援助云南省镇康县期间,中国农业大学围绕茶叶、干果、甘蔗、肉牛等当地支柱产业开展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培养了一大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基层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这能够促进当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在对镇康县定点帮扶过程中,中国农业大学紧紧围绕当地实际,采取了各种措施,精准帮扶的特点明显。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刘说:“10年来,各直属高校与县域密切合作,逐步探索形成特色帮扶路径,帮助县域,尽力而为。”。
据统计,近10年来,直属高校继续发挥辐射带动优势,动员校友和社会资源,形成了教育援助、智力援助、卫生援助、科技援助、产业援助、消费援助等高校援助路径,文化帮扶等62个高校专项帮扶工作实例和教育扶贫案例库涌现,培育102个农村振兴创新模式和典型范例。张说:“多样化、特色鲜明的精准救助路径,促进了救助领域的全面均衡发展。”
随着“三农”工作重心转移到全面推进农村振兴上来,高校也要时不时地行动起来,继续在“精准”上下功夫。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田建辉介绍,中国农业大学正在全国范围内结合区域特色开展农村振兴创新实验示范,建设科技院所、教授工作站等实践基地,与腾讯等企业共同推出“农村职业经理人培养计划”,将农村振兴人才培养贴近生产线,为新时期农村人才振兴提供实践经验和创新解决方案。(北京,7月26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