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与成都中医药大学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宣布未来在学术研究、平台建设、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其中,围绕以天回医简为代表的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的研究和利用等将成为未来合作重点。
2012年至2013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与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组成联合考古队对成都北郊老官山汉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了四部织机模型,实证了蜀锦作为“天下母锦”的名不虚传。考古队员在老官山3号墓中还发现了两件无价之宝——天回医简与髹漆经脉人,其中,高约14厘米的髹漆经脉人,是我国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医学模型。另一件文物天回医简,则是国内迄今为止发现的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整、最具理论和临床价值的古代医学文献。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团队经过近10年的整理研究发现,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近1000支医简,包括《脉书·上经》《脉书·下经》《逆顺五色脉臧验精神》《犮理》《刺数》《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经脉》与《疗马书》8种医书,涉及经脉、脏腑、腧穴、刺法、治疗马病等内容,更有沿用至今的多个古代方药。
成都中医药大学是我国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之一,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则是我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的文博科研单位之一。据了解,本次双方携手,将围绕以天回医简为代表的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的研究和利用开展战略合作,以培养一批医学科技考古研究、医学文物保护、中医药博物馆等领域的一流专业技术人才,推动中医学与考古学融通研究发展,进一步开启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的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