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4月28日(新华社)-4月28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和应用进展情况。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副司长张文斌介绍了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张文斌介绍,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上新推出的抗击疫情、心理健康、冬奥会三大动态主题中,有许多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的内容。“在“心理健康”主题中,有几门在线共享优质课程,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教授心理调试能力。”
据报道,这一话题包括由教育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林崇德先生领导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本课程与《心理百科全书》类似,涵盖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应了解和学习的内容;还有情绪调节和新生入学心理学等课程,主要从学生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相关的情绪管理需求出发,通过实践指导帮助学生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心理适应,从个人成长到群体融合。
同时,这个话题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在心理健康方面,设立‘心理树洞’是为了让学生在保护隐私的同时发泄情绪和提问。”张文斌说,鉴于大学生的共同需求,教育部以心理微课程的形式做出回应。“目前,首批12门微型课程已经推出,包括‘人际沟通’、‘考试焦虑’和‘时间管理’。”
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新推出的《抗击疫情》、《北京冬奥精神》等主题中,汇集了一系列反映学生风采、记录青少年成长的生动作品。在“抗击疫情”的主题下,还汇集了数千名师生的“云”合唱、歌颂“最美丽的叛逆”微记录等一系列优秀作品。
针对下一步工作,张文斌表示,他将从“丰富优质资源供应”、“努力完善个性化服务”、“积极扩大宣传推广”等角度,重点加强和完善专区资源。
“将组织专家结合疫情期间学生的心理需求,努力打造人际沟通、睡眠管理、压力释放、职业规划等心理科普微课程。同时,我们将继续挖掘整理冬奥会志愿者的生动案例和志愿者故事。”
“将收集在线问题中的各种成长困惑和发展需求,专家组将根据学生在高效学习、就业、情感关系等方面的个性化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解惑,并定期发布温馨提示和更新调整专栏。”
“我们将充分依托智能平台的推广和辐射优势,积极宣传和推广全国高校有效的‘处方’,加强防疫知识普及,在防疫防控期间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和创新的宣传教育载体,并将他以先进事迹服务于广大学生志愿者,愿为一线做出贡献,不断加大经验推广和典型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