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百年计划的基础;教育的总体规划以教师为基础。不久前,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新时期加强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着力解决教师队伍建设中的深层次矛盾,构建全口径、全链条的教师队伍建设政策体系,系统提高我国教师的教学和教育能力,全面推进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构建优质教育体系、实施优质教育的根本力量。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教师1586万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6%。教师数量和规模得到历史性解决,教师专业吸引力增强,教师队伍建设卓有成效。同时也要看到,在一些地区,违反师德师风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存在培训水平低、培训针对性差、管理体制机制不畅、待遇保障不足等问题。解决难题,要着眼深层次矛盾,进行系统规划和顶层设计。《规划》的重要重点是夯实教师队伍建设基础,促进形成优秀人才争相执教、教师人尽其才、优秀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计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关键在于统筹教师培训、使用和服务保障的全过程,抓住关键环节,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加强培训,完善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重视引导,完善高水平教师人才培养机制;促进平衡,加强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注重改革,提高教师管理水平;推动教师数字化建设。以高素质教师培养为指导,以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建设为支撑,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和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提出了新时期提高基础教育教师素质的思路和措施,补短补强,有利于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和创新。
加强后备力量建设,提供淡水是关系到教师队伍建设成效的“牛鼻子”。《规划》提出,支持一批师范院校加强教学科研设施建设,建设一批国家师范教育基地,打造高质量师范教育发展标杆和领跑者,推进职前培训和职后培训一体化。《规划》推动加大对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建设的投入,增强师范院校“以师为本”的意识,改善师范院校办学条件,在师范生招生全过程中系统提升教师人才队伍水平,培训和向教师提供服务后支持。
目前,我国中小学研究生教师的比例还比较低,还不能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规划》提出,要实施高素质教师人才培养计划,深化整体设计、分段考核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继续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教师培养计划,扩大教育硕士培养规模。提高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教育水平,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教师,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素质水平、增强其专业吸引力的重要出发点。大力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水平,不仅能满足国家教育现代化对创新型教师的需求,而且能为培养基础教育领域的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基础教育肩负着重要的时代任务,迫切需要从新的历史起点全面推进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在计划实施的带动下,一大批高素质的“大国好教师”将不断涌现,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我国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赵亚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