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财经职业学院依托自身优势资源,启动了民族地区金融商务人才培养计划。2013年以来,四川财经职业学院与甘孜州人民政府合作,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1+2”稀缺会计人才培养民族地区高职“9+3”单招免费教育,然后去学院承担财政部的特殊教育民族地区财经干部继续教育培训。2022年以来,他们启动并实施了《少数民族地区特困县免费定向培训三年行动计划》,不遗余力地与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作斗争。学院形成的“四方协作、三步走”——民族地区金融与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2022被批准为四川省教育厅重大教育改革项目。
经过8年的实践探索,学院组建了一支由教师、管理团队和科研团队组成的专门团队,致力于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人才培养,探索形成了“政府主导、主管部门为主、学校主导、行业参与”的民族地区金融贸易人才培养新机制;基于从职前到职后阶段的重点,我们在招生、人才计划、学生管理、就业跟踪等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我们建立了以道德建设和育人为基础的德育体系,以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为内容重点,以实用性和充分性为技能目标,政治信仰“可靠”,扎根基层“脚踏实地”,"有"的优秀技能少数民族地区一大批优秀的"干得好"的财贸技术人才短缺;;以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和农村振兴为重点,打造了一批有利于民族地区发展的高职院校,培养了一批有利于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民族教师,培养了一批致力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陆教师。按照“为党和国家培养人才”的理念,通过“立志”、“扶智”、“扶贫”,提高了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驱动效率。一次入学带动一方,一次就业使一个家庭富裕。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紧缺的金融、商贸新人才,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了贡献。通过“线上线下”、“学术培训”和“校内校外”等方式,满足了少数民族地区高职学生技能培训和职业发展的新需求,搭建了少数民族地区金融贸易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平台。
8年来,学院为少数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了1473名“9+3”和“1+2”学生,并培养了185035人继续教育和培训,如财务管理、基层金融、农村财会、电子商务技术等。75%的毕业生返回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中小企业,少数民族地区县级以下从事金融、贸易工作的中小微企业民族地区乡镇一级补充了急需的高素质会计和电子商务人才,有效缓解了少数民族人才短缺问题,为民族地区的扶贫、健康和长治久安提供了有效的智力和人才支持,实现了预期的培养目标,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2022是“十四五”规划的第一年。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在少数民族地区定向扶贫成果的基础上,按照中央关于农村振兴的总体部署,结合专业优势,积极开展少数民族地区人才需求、产业需求和社会治理需求研究,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振兴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