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职业技术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紧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学风建设摆在学生工作的突出位置,着力探索一条制度链、协同链、创新链、保障链深度融合、聚合发展的有效路径,涵育浓郁学风,营造优良校风,为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每件事夯实“系统链”有助于学风建设和升级。成立以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学风建设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学风建设工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实施建议》,构建以《质量能力评价实施办法(试行)》和《学生荣誉认定管理办法》为主导的制度体系。把学风建设与大学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互完善“陶冶性情,陶冶才华,野心勃勃,前途无量营造“人人负责、人人受益”的良好氛围。印发《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和《学生党员实践活动工作方案》“我为师生办实事”,引导学生努力成为学习历史的“国力”新人。
二是扩大“协作链”激发学习方式建设的活力。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学风建设中的主渠道作用,积极探索“混合课程下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使思想政治课程更具吸引力和亲和力。深入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要素,建立校级“思想政治课+课程思想政治”协同创新中心,举办大规模的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军训竞赛,增加精品课程思想政治内容供给,实现育人与育人的统一。认准工作重点,连续三年开展校风建设专项研究,覆盖师生1.4万余人,大力推进“普教”工作。实施合作教育和推广计划,建立教学和研究的合作机制,精心规划”青年志愿者社区之爱“——将科研成果融入社区等特色品牌活动,努力专业优势转化为教育优势。
三是激活“创新链”提高学习型作风建设的质量和效率。围绕培养一流人才的目标建立全面素质教育评估小组建立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等6个面向所有人的教学和研究办公室学学生开设素质教育课程,有效促进学生德、智、体、艺、劳全面发展。按照夯实基础、培养元拔尖人才的发展思路,构建以大学生政治理论学习为基础、以学生荣誉认同体系建设为指导的大学生政治理论学习体系,构建大学生政治理论学习体系“学习纪律强化月”和“学风建设主题月”两大主题活动是提升学风建设质量和效益的工作制度。积极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打造“易课+新媒体矩阵”青年榜样展示平台,开展一系列“最美笔记”活动,增强学风建设的时代感和实效性。
四是加固“保障链”提升学风建设动力。根据围绕“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的总体要求,定期开展“学校领导访日”、“教授接待日”等活动,严格执行系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党、团、班组织的要求,努力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强化辅导员、班主任、研究生导师职责,建立与违纪学生、学业困难学生谈心全覆盖的工作机制,用情感和力量引导学生提高和发展。优化对学业困难学生的精准帮扶,建立学业发展中心,聘请30多名来自不同学科的学生党员担任同侪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