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教育部召开“教育十年”1+1系列发布采访活动第九次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八大直属高校定向帮扶工作成效。据悉,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定点联系滇西地区开展扶贫工作,协调推动部属高校定点帮扶云南,把帮扶工作作为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重要阵地,作为扎根中国、办大学的重要途径。“1+1”活动在云南设立分会场。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王、副厅长王出席了在云南举行的会议。
会上,王介绍了援滇工作取得的成绩和主要措施。据悉,近十年来,云南实现了学前教育发展、城乡义务教育保障、薄弱学校改造。云南省学前教育毛入学率提高41.28个百分点,达到90.23%;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提高6.82个百分点,达到97.16%;高中教育毛入学率提高20.4个百分点,达到91.2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28.73个百分点,达到53.03%。
王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这项工作。一是完善机制,形成强大的帮扶力量。教育部率先推进全面高水平发展,建立了五个方面的援助机制。一是教育部与26个部委共同助力滇西部际联合援助机制。其次,对25所下属高校实行定点资助,对11所下属高校实行专项资助的高校资助机制。三是教育部10个司、局帮助滇西10个地市和9个直属单位承担专项援助任务的部门援助机制。四是组织东部地区10个职业教育团体,助力滇西10所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教育援助机制。第五,一线帮扶机制已将480多名部级机关和高校干部送到云南基层。
第二,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激发智力援助的有效性。教育部和直属高校充分发挥人才优势,为云南特别是滇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多元化智力支持。一是采取“总部+特色学院”办学模式,建设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共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11371人。二是依托优质教育资源,举办滇西地区领导干部经济管理研讨班27场,为滇西地区培训干部2700余人。三是实施东西部职业教育合作计划,在东部五个省区招收15300名云南在册学生接受优质职业教育。四是实施滇西中学教师海外调研培训、共同语言能力提升培训、教育信息化公益行动等项目,惠及滇西1269所中小编38万多名师生。
第三,突出特色,提高教育救助质量。教育部和直属高校继续加大对云南教育的支持力度。一是帮助普及教育。云南优先支持发展学前教育、保障城乡义务教育、改造薄弱学校、改善普通高中升学条件、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等政策和项目。近十年来,云南省学前教育毛入学率提高41.28个百分点,达到90.23%;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提高6.82个百分点,达到97.16%;高中教育毛入学率提高20.4个百分点,达到91.2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28.73个百分点,达到53.03%。
二是为推动素质提升,教育部组织教育部下属8所高中帮助云南8所县级高中;组织358名校长、一线教师和干部前往27个国家重点农村振兴援助县开展教育人才“群体”帮扶,帮助每个县建设一所普通高中和一所职业高中,带动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三是支持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免费师范生、优秀教师专项、特别岗位、白银时代讲座等方式,帮助云南补充教师6.64万人,通过“国家培训计划”培训云南省中小编幼儿园教师97.19万人,提高了教师专业能力和素质。四是推进教育信息化,支持云南率先在西部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实现学校光纤网络全覆盖,基本实现教学课堂多媒体设备全覆盖;整合中小编智慧教育等国家平台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覆盖云南省2.6万所学校、1000多万名学生和72万名教师的基础教育数据库。(红星报记者吴杨实习生记者王陈元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