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动《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卓越性行动计划》的实施,根据教育部的相关要求,广元中核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三结合四贴近”是思想政治课的核心特色。
第三个设计结合课程建设的理念,提高学生对核事业的认识
首先,线上和线下的结合。在线应用、学习和传承本着“两弹一星”的精神,建设学校红色思想政治课资源库,相互学习,形成自身优势;结合红色资源开展线下面对面教学,拓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时间和空间,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
二是实现企业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结合。建立校级工程,将责任、安全、创新等企业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教学,打造学校独特的思想政治特色。
第三,将新时期核工业精神与教学过程相结合。申请该团体的政治研究项目,以及将“新时代核工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核文化自信和核精神。
推进“四贴近”工作实践强化学生职业认同感
首先,贴近现实。定位角色,组织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教学。围绕围绕中国核工业发展的热点问题和全球核安全形势,就核电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关心的学习就业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践交流与讨论,在本课题中开展思想政治理论学习。
第二,贴近生活。走出课堂,开展生活化教学。采用选择中核集团周边成员单位的非秘密相关场所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场所,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建设核科普基地,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亲身参与和体验核工业建设,和以典型人物为例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靠性提高实效性自然界。
第三,接近专业。以专业为中心,实施指导,推进专业精深教学。结合核电机组岗位人才的培养需求,根据学生专业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进行微调,比如杰出专业人士的事迹,优秀毕业生的事迹,比如走出大国的工匠;针对专业发展中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安排学生课后作业和独立实践任务,在教学评价中增加相关考虑,加强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第四,接近“核”特征。拓展视野,深度挖掘“核心”特色教学资源,推进教学。采用教师现场了解核工业的发展历史,在线共享学生资源,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学习时间模型属于关于核工业史的先进事迹和讲座以及其他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创新”和“强核”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