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四川艺术职业学院以“学习党的历史,理解思想,办实事,开创新局面”,始终实践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把“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践活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突出人才培养和艺术创作的特点,从振兴农村做起,弘扬文化惠民,解师生之忧,加强志愿服务,发挥“四力合一”的作用,切实做好事、办实事,造福群众。
党建双管齐下,全力推进农村振兴。学院继续跟进“党建引领扶贫,教育文化产业多管齐下”继续做好甘孜州黎塘漠坝乡的各项工作为五名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提供免费教育。五名优秀教师将被任命为村干部和文化旅游系统成员,以帮助凉山工作队。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解决凉山州黎塘卓桑乡和甘孜州两个援助村农牧民的“急难和期望”,推动贫困地区农牧民教育、文化旅游一体化示范工程建设和农村产业发展,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振兴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突出艺术职业教育优势,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大学培训中心“国家文化旅游部四川培训基地”为四川省各级文化旅游管理干部、文化旅游企业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提供线上线下继续教育服务。学院以“学、创、演、比”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创作和表演草鞋县令、小军角、龙兴鼓、刚拉梅多等优秀作品,还通过高雅艺术走进学校、村庄、社区,开展公益演出、公益展览和公益培训,提高服务社会和群众的能力。
有针对性的策略和问题需要向人们提出,并尽最大努力解决教师和学生的问题“焦虑和焦虑”。学院党委带头听取基层建议,带头招生办实事,带头排忧解难,通过现场调查、领导信箱、网上征集等方式,把握人民群众和广大师生的真实关切。一是梳理出“让群众少走”、“关爱困难师生”等10项校级重点清单,学校领导“一对一”挂图监督,推动任务逐项落实;在共青团重点问题清单制定和学生报名监督过程中,共青团党员和部门名单建设过程中剩余的50%的重点问题已经完成,剩余的50%已经发现。第三,认真开展党内关怀,加强节日前后对退伍军人、老党员、老专家、老教授、困难党员和英雄烈士后裔的热情关怀,看望慰问突发重大疾病和事故的党员,第一时间给予关怀,帮助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追求卓越,激发热情,共同为人民服务。大力开展岗位立功和志愿服务活动,注重密切联系和服务群众,引导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岗位,扎扎实实履行职责,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位和组织承诺,激发全院高涨的私事热情,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优势和技能,投身于宣传、网络培训、专业咨询等公益活动。学院师生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和文化旅游志愿服务,并积极开展“防疫艺术”疫情防控、法治宣传、网络安全教育、职业教育政策等社会生活志愿服务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全院充满热情,坚持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学习历史、取得实效的重点,从最困难的群体出发,着眼最突出的问题,从最具体的工作出发,认真履行“艺术之心、艺术之路”的社会功能和服务功能,并采取多种措施,为私人实用物品“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