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四川农业大学结合学校实际,研究制定了《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四川农业大学通过创新学习形式、挖掘校本资源、推进成果转化,不断强化学习教育氛围,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在各级基层党组织中深入开展。
我 创新学习“开放之路”学好党的历史
为了学好党史、国史必修课,学校贯彻落实Xi总书记提出的“六个进一步”,积极创新学习方法,提高党史必修课的吸引力和吸引力。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进行党课教学,学校党委书记通过“学习党史”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我们以“育人新局”为主题,追溯党的历史,与思想政治工作者分享经验,引起了深刻的共鸣。其他团队成员前往负责单位或联系学院进行党课。专家学者深刻解读党的讲座。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回顾历史经验,学习创新理论”为主题,多层次阐释党的创新理论,首次将党的创新理论带到思想政治课上。全校师生以创新的方式在网上进行了交流。思想政治教师开始记录“五四”运动爆发等微观党课。绿马班学生进行了“我是党史领袖”的微视频录制,以生动的形式进入师生中。
二、 挖掘校本“新鲜教材”,讲好红色故事
结合百年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川农业大学百年红色基因传承,深入挖掘1911年革命师生的“红色系谱”、建国之初师生、王友木等先辈的“水电新闻”事件,抗日战争时期的杨开渠等老一辈专家,新中国成立前后的蒋竹云等英雄校友,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爱国敬业的知名专家,编撰出版了《丹心家谱——四川农业大学红色档案》的历史,它详细记录了川农成年人爱党、爱国、报党报国的奋斗史和红色史。启动川农英烈特别网站。宣传英烈校友事迹,开展以英烈校友王有木为主角的舞台剧编排、“红色故事俱乐部”演讲比赛、“百年党史上的川农大人”事迹展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引导师生传承红色基因,汲取经验、智慧和力量,共同进步。
三、 促进知识和实践的“成果转化”,为民生办实事
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办实事”紧密结合起来,开展“为群众办实事、为振兴做贡献”的实践活动。决心对全体员工进行体检,继续推进现有房屋电梯安装,提升教室环境十民生实事,总投资约二千五百一万元。聚焦农村社会服务振兴战略,发布《四川农业大学农村振兴战略行动》,重点实施“十村农村振兴示范工程”,已选定并成立十一支具有突出特色和优势的科技服务团队,将重点服务于一批农村振兴示范村,努力提供“一村一策”定制方案,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科技创新农场。
(刘冠礼)